广外新闻学院郭光华教授赴南澳县级融媒体调研随感:南澳:给你一个爱的平台

文字:
图片:
编辑:
发布时间:2019年12月02日

2019年11月中旬,我带几名研究生来广东南澳县,调研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情况,为中心建设提供智力支持。

一条长达10公里的跨海大桥连接南澳岛

我国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建设,自高层提出后,迅速在全国全面铺开。时间虽然不长,但一些地方的实践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作为新生事物,也还有不少值得探讨的问题。广东省委宣传部对此高度重视,安排暨南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两校的新闻与传播学院(即校部共建的两家新闻学院)师生分三批到57个县级融媒体中心跟班开展新闻实践,同时调研各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和运行情况,形成若干份调研报告。

自左到右:3林台长、5吴主任

和大多数县的做法一样,南澳县融媒体中心依托县广播电视台而建,正式挂牌时间不长。负责接待我们的是电视台的林副台长。他给我们简要介绍了中心的建设情况,并带我们实地参观。感觉电视台的设备与节目制作等情况良好,而“中心”这边,场地与设备基本到位,下一步的工作当是如何从业务运作上将二者合而为一了。

林台长是土生土长的南澳人,对于他所生长和工作的这片土地,似乎有着很深厚的感情和自豪感。布置完工作,他便兴致勃勃向我们介绍起南澳的情况。

南澳岛面积109平方公里,和周边大小不一的23个岛屿组成南澳县,总人口7万有余。县不大,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却非常丰富。旅游和海产是该县两大经济支柱。仅今年前十个月,来岛旅游的人数已达700多万人次。

“不要小觑南澳,从岛上出土的细石器考证,早在8千年前,这里就留下了人类文明的足迹。明、清时期有170多位总兵副总兵驻守在这里,2007年还发现了轰动中国考古界的‘南澳Ⅰ号’呢。”林台长希望我们抽时间去岛上走走。

南澳的环岛公路修得不错,全长六七十公里。有两条环岛公交线,把旅游景点串连起来了,游览十分方便。按林台长提供的讯息,我带着学生来了个半日游。

初冬的南澳,阳光明媚,蔚蓝的天空与湛蓝的海水相映,海浪按照它的节奏不断拍打着岩礁,暖暖的和风吹拂着脸庞,一派亚热带海洋风光。这里有“南海夏威夷”之称。

第一个景点为宋井。这是海边沙滩上一口石井。南宋末年,在元军的赶杀下,南宋小朝廷流亡到这一孤岛上,当时在海滩边打下了三口井,现仅存这一口。这口井不仅饱含着历史故事,还有它的奇妙之处。它离海面太近,浪潮推涌下海水不时会犯犯井水,但浪潮平静后,井水依然清洌。一口小小的井,面对这样一个浩瀚大海的侵扰,居然能自得其清,不由得令人肃然起敬。元灭宋后,当了亡国奴的一些宋朝老臣,如文天祥,元朝许诺给他们丰厚的待遇,请他们为新政权服务,但他们以民族气节为重,坚守清白,舍生取义。此井为宋人开凿,呼之为“宋井”,当不只是一个时间上的标识吧。

离开宋井,下一站便是青澳湾。这是南澳岛的最东边。这里的海风更为柔和,海滩更为柔软,是最令游人心醉之处。这里正在准备着一场帆船赛事,海浪中起伏飘浮的帆船与岸上猎猎作响的彩旗遥相呼应,节日气氛浓烈。海岸边的广场,耸立着北回归线的标志。两根直柱夹着一个巨大的圆球,呈门字型。此处游人较多,是远眺大海的好望角。拍个照留个影,与远处的海岛,近处的沙滩,还有蓝天白云、海水浪花同框。走下广场,是一片开阔的沙滩,沙质细软,海水清澈,据说这是广东省两个A级海滨浴场之一。初冬时节,阳光已不那么暴烈,虽不能入海,在海滩上漫步还是挺惬意的。

第三站是金银岛,传说是海盗藏宝的地方,央视曾在此地拍摄过《南澳岛寻宝》专题片。这是一个精致的小岛公园,巨大的花岗岩交错相叠,岩缝间有石洞穿插,曲径通幽。巨石上立有一伞型亭子,还有一女子雕像,一手抚着元宝,一手接着剑柄,身份是护宝女神。不知道这只是个传说,还是真有其事人,我倒是更倾向于后者。这确实很像传说中海盗出没的地方。金银岛一侧是一片浅水海湾,成了一个颇具规模的海产养殖场所,也可以说是名副其实的产金出银的地方了。

第四站是总兵府。它藏身于深澳镇的巷子深处,有点大隐隐于市的意味。始建于明万历四年(公元1576年),是全国唯一的海岛总兵府。

当时东南沿海倭夷侵扰,海寇鸱张,南澳岛成了寇匪藏身之地。朝廷内有人主张放弃,大不了一个小岛。另一些人则看到了此地战略位置之重要,“争之则我据其胜,弃之则寇得所凭”。万历皇帝遂决定在此设南澳镇,派副总兵专驻南澳以统辖粤东、闽南兼台湾澎湖海防要务。从此,南澳成了我国东南之门户,闽粤之咽喉。明、清300多年间,共有 173位正、副总兵在此任职,如民族英雄刘永福任过总兵官,郑成功也在此招兵买马,扩充军队,府门前今日还留有“招兵树”及郑成功的雕像。

短短的走马观花式的环岛游意犹未尽。林台长告诉我,南澳岛的可观之处尽在“海、山、史、庙”四字之中。来岛两天,海、山、史已稍有领略,只是“庙”还未拜见。

据林台长介绍,南澳岛上,寺庙不少,最具盛名的有三处:云盖寺、南山寺、屏山岩。云盖寺是三地中最早的佛门,创自宋朝。南山寺创于明末,由火神爷小庙扩建而成。经多次扩建,如今颇具规模。屏山岩坐落于深澳镇后面的西天岭,是一座颇为壮观的丛林古刹。最让人震撼的是寺庙每年举办的祭拜仪式,规模之大,仪式感之强,内容之丰富,是别的地方很难看到的,有些内容已经成为“非遗”项目。

在深澳古镇,在去总兵府的路上,我看到一座高大的基督教堂,看上去规模还不小。乳白色的墙体,高高耸立的红色十字架,在暮色苍茫的山谷中格外显眼。在它不远处的一个街道转角,我看到一座袖珍式的小庙,里面仅可一人容身,上书“福德祠”,此时正有一年轻女子在烧香跪拜。求神拜佛体现的是人类面对大自然的一种敬畏之心。海岛上的人们“靠海吃海”,环岛皆波涛汹涌,他们的宗教信仰多与大海有关,他们对神的感恩与敬畏之情是值得尊重的。

在岛上,你无处不会感到大海对岛民的慷慨。在县城后宅镇,海产干货店一家挨着一家,名贵至鱼翅、海参、花胶等,普通如海带、海草、紫菜等,虾、鱼更是品种繁多,真个是应有尽有。全岛几乎所有的餐馆,都可以吃到海鲜,琳琅满目的生活海产摆满货架,任吃货挑选。还有海湾大片大片的水产养殖牧场,阳光照射下泛着银光,一派丰收景象。如此等等,大自然的恩赐,真正让人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为了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南澳,林台长和融媒体中心采编部的吴主任各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公众号。

吴主任提供的公众号为“海边茶舍”,下设三个小区:南澳指南、文学沙龙、海边茶话。“南澳指南”下又设5个专题:特色食宿、景区景点、南澳特产、旅游线路、讲好南澳故事等;“文学沙龙”下设:以诗会友、历史连载、古韵悠扬等;“海边茶话”下设:遨游职海、大众论坛等。吴主任告诉我们,这是她个人的公众号,完全是出于个人爱好。点开“讲好南澳故事”,里面有文字、有视频,特别有意思的是视频节目的解说还是“潮普双语”配音。

林台长提供的公众号为“南澳文学交流平台”,基本是“本土写。写本土”的一个同仁圈子平台。感觉得到,林在岛上文化人中有领袖般的地位。他任过南澳县文化馆馆长,主办过《南澳文学》杂志,发表过文学作品,可能还是某个级别的作协会员。他任主编期间的《南澳文学》正当鼎盛时期,他曾雄心勃勃想把这本刊物申请公开刊号向全国发行。这本刊物当时还是与台湾文化交流的一个载体。南澳是广东省最靠近台湾的突出部,距台湾高雄仅160海里。两地语言相通,习俗相同,历史上交往十分密切,有着源远流长的地缘人缘关系。在台湾的南澳籍同胞达10万多人,超过南澳本岛人口。每年到南澳避风、补给和贸易的台船占广东省的三分之一以上。这些同胞读到《南澳文学》上的文章,很解思乡之渴,又在台湾转载传播。

林台长还把他发表的小说《南澳岛之恋》转给我看。这是一个爱情故事,一位来自上海大都市的服装设计师,在南澳岛度假期间邂逅岛上一年轻貌美的酒店女老板,几番往来便坠入爱河。典型的才子加佳人爱情模式。因为发生在这样一个岛上,又令人想起“鲁滨逊飘流记”的故事。我的第一反应,两个字:浪漫!三个字:太浪漫!林台长要我展开点评论,我说这样的故事只应南澳有。如果不是大海为媒(故事中不少情节都与大海有关),这样的故事恐怕难以发生。只有对这片土地饱含深爱,才会写出这样的故事。或许,来到南澳岛这样一个特殊的环境里,每一位少男少女的潜意识深处里,都会渴望有这样的艳遇发生。

调研的时间快要结束了,此刻我对南澳县的融媒体中心的建设充满乐观。融媒体,表面上看,是多媒体的融合,从深层次来说,它更应是一种传播思维方式的转变与宽容。从传播内容上来看,它不应只限于时政新闻一类,就南澳的情况来看,“海、山、史、庙”所包含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都是掘之不尽的富矿;从传播对象来说,它也不应限于南澳居民,南澳是旅游之地,外地观光客大大多于本地居民,如何向他们介绍南澳方方面面的信息,特别是讲好南澳故事,同样是融媒体中心的职责和义务;从平台的融合度来看,林台长、吴主任提供的这样一类公众号,都可以作为融媒体资源整合。这样,融媒体中心就会在岛上扎根,在每个用户心中开花结果。

2019/11/30于广州

相关文章
读取内容中,请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