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2015年11月28日,政府传播与国家形象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公共关系学会第二期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工作坊在我校南校区八角楼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学术研讨会由中国新闻史学会公共关系分会主办,广东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及广外—羊晚全媒体与国际传播研究院共同承办,会议吸引了港澳台及内地60多家高校、研究机构、文化传播机构的专家学者与业界精英亲临现场,共同探讨政府传播与国家形象、战略传播与公共关系等相关议题。
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复旦大学、暨南大学、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浙江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重庆大学、天津师范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黑龙江大学、兰州大学、内蒙古财经大学、山东管理学院、河南工业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州大学、香港城市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台湾艺术大学、世新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台湾广告公关学会、台湾TIPRA协会、迪思传媒集团、中国公共关系网、北京庄凌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清华大学出版社、《暨南学报》等新闻媒体和研究机构、文化传播机构负责人莅临本次研讨会。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校长仲伟合教授,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石佑启教授、宣传部部长胡文涛教授、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魁教授、广东省外语研究与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葛诗利教授等出席了本次研讨会。
|
参会嘉宾大合照 |
教授致辞畅谈国际传播与公共关系
研讨会开幕式上,校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石佑启教授致辞。他指出:今年适逢广外建校50周年,50年来学校秉承“明德尚行,学贯中西”的校训,以培养全球化、高素质的公民为使命,着力推进外语和专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双高”,即思想素质高、专业水平高,“两强”,即跨文化交际沟通能力强、实践创新能力强,具有国际视野和社会责任感的国际化人才。学校一直以来一直重视新闻传播学科的发展,建院10年来,以“打造国际传播华南重镇”为战略目标,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学科体系,较为齐全的人才培养层次,较为合理的教学科研结构,获得了较为丰硕的教学科研结果。今年还与羊城晚报共同建立广外—羊晚全媒体与国际传播研究院,致力于打造政—媒—产学研一体化的新型高端智库。在全媒体与国际传播日益兴盛的时代背景下,政府传播与国家形象建构已经成为广受关注的热门话题,这其中既充满机遇又充满挑战,如何正确把握这些问题的深刻内涵和普遍规律,已经成为学界、业界共同关注的话题。中国虽然已经成为经济大国,但在世界舆论话语体系中的崛起仍然任重道远。如何塑造国家形象,掌握政府传播的主动权仍然需要国人的共同努力。石佑启寄语本次研讨会:“我们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让思想的火花充分碰撞,让学术的智慧充满想象,让话语的交流更加通畅!”
|
石佑启教授开幕式上台致辞 |
随后,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发表讲话。张昆坦言,公共关系是一种关系问题,关系问题归根到底是传播问题,广东是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着力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有助于推动公共关系学科的发展。
|
张昆教授开幕式上台致辞 |
中国公关学会会长陈先红教授在她的致辞中提出了三个关键词:“第一次”、“没想到”和“好感恩”。她表示,杨魁教授关于公共关系研究的著作给她留下了“有思想、有深度”的印象,使她从中受到很大的启迪。她说:“在‘互联网+’时代,由于这个时代独具的互动、连接、沟通,公共关系从小学科发展成大学问,从浅学发展为显学。”她认为广外是一个出思想的地方,因此她选择了在广外举办中国公共学会成立之后的第一次学术活动。另外,本次莅临工作坊的嘉宾数量之多,关注和参与的积极度之高是她没有想到的,对此她表示感激。最后她表示愿怀感恩之心,开启本次研讨会的序幕。
|
陈先红教授致辞 |
精彩讲演多角度探讨政府传播与国家形象
本次研讨会共有十七个主题演讲,分上下午两场进行。
我校校长仲伟合教授以《传媒全球化视野下的中国形象:定位、传播与反馈》为题发表演讲。他以国家形象的定位、国家形象的传播策略、国家形象传播的互动为三条主线,分别提出了从政治形象转变为文明形象、从宣传转变为市场营销、从对抗到对话的三个国家形象传播发展议题。他提出:“国家形象的定位是从政治形象到文明形象的。中国形象的定义必须基于全球化时代政治文化和传媒现状以及中国在全球化进程当中的位置。随着冷战的结束和中国的崛起,旧有的政治形象面临着挑战,需要有意识地将全球形象构入。”继而他从传播主体多元化、传播渠道的市场化以及传播内容和形式以受众为中心三个方面阐述了国家形象传播的策略。最后他提出了国家形象传播的互动方式——从对抗到对话,要通过对有代表性反馈的追踪,对公众意见的调研和统计,对重大公共事件的国际反应的个案研究评估,建立客观、全面有效的传播效果和国家形象调研评估机制。
|
仲伟合校长发表主题演讲 |
张昆教授带来了《网络时代国家形象传播的问题与对策》的演讲。他客观地分析了网络时代的传播环境,指出了国家形象传播存在的六个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发表意见,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陈先红教授发表题为《战略传播的世界观:一个多案例的实证研究》的演讲。她从多个案例中的研究发现,中外企业在品牌危机应对中的战略传播水平存在较大差距,这种差距根源于战略传播观的不同。对此她进行了战略传播影响要素的研究,最终提出了“战略传播世界观要素模型”。
|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姚曦教授发表《国际品牌负面事件对国家形象的溢出效应研究:一个跨文化的分析框架》演讲。他指出:此次研究以个体层面、组织和文化为划分依据归纳提炼了负面新闻的分类,基于联想网络记忆模型理论,提出了负面事件作用于国家形象的理论分析框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系列待实证检验的命题。 |
|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范红发表题为《如何认识国家形象》的演讲,具体阐释了国家形象的涵义以及如何塑造国家形象,通过区分国家形象和国际品牌的概念,提出了国家形象建构可从政府形象、企业形象、文化形象、舆论形象、媒体形象等重要维度来研究的观点。 |
|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副秘书长、《网络舆情》副总编辑单学刚先生发表了《舆情分析与政府传播的相互作用》的演讲。演讲主要分为两部分,一是阐述舆情分析工作的实质与基本原则。他表示,舆情分析本质上是以舆情信息收集、研判为基础,以处置和解决相关问题为目的的一种研究和服务工具;二是谈移动互联网时代舆情分析对政府传播的作用,其中包括促进政府传播改变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助力政府传播探索新的方向和渠道、检验政府传播效果,提供评估依据及反推问题。 |
|
迪斯传媒助理总裁王兵先生发表了《场景时代的泛媒体应用新探索》。通过列举了该传媒几个独具特色并取得成效的策划,王兵向与会者展示了场景时代下泛媒体的快速发展,并强调了战略传播应该以市场、以用户为导向,顺应PR+技术、PR+大数据的时代潮流,重视开发工具,培养跨界技能,创新产品思维。 |
|
台湾TIPRA协会理事长黄玲憶女士发表了题为《政府传播策略新方向微观》的演讲。黄玲憶在演讲开始便提出问题:政府传播的核心是什么?政府如何掌握众人之心的细微变化,进而灵活调整传播战略?之后通过两个跨国际案例向与会者阐释了政府传播即沟通人心,当今时代,沟通渠道更多元化,沟通对象更复杂化,沟通讯息更碎片化,目标需求更跳跃化,政府不能闭门造车,而具有突破性思维的好团队才能帮助国家策略乘风破浪。 |
|
台湾广告公关学会常务监事、TIPRA国际公关协会学术组负责人吴秀伦女士发表了《建立关系与品牌的制胜关键》演讲。她通过分享本企业的一个成功策划,指出了领导力、策略力和传播力的重要性。 |
|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教授则将焦点聚集在个体身上,引用许多大数据和个人经历,阐述了国家形象与个体责任之间的关系,并借用尼采的话“我们走得太快了,是该停下来等等自己的灵魂了”来指明价值观是国家形象与个体责任关系中的核心问题。 |
|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宁教授作了《网络戏谑与政治新闻传播》的演讲,针对为什么政治新闻容易引发网络戏谑、怎样看待网络戏谑对政治新闻传播的影响等几个问题发表了自己独到的见解。 |
|
来自兰州大学的刘晓程教授和华南师范大学的刘兢教授分别发表了《国家形象与国家公关理论建构》和《共产主义中国“传播”的想象:1950年代至1970年代初期美国MIT国际研究中心的当代中国传播研究》的演讲。 |
|
我校党委宣传部部长胡文涛教授发表了《文化外交与国家国际形象建构:西方经验与中国探索》演讲,他就自己的著作向与会者介绍了理论缘起、案例分析,如何结合西方经验和自己的研讨结果,重点强调文化形象如何建构,并在演讲中鼓励大家要敢于“试水”。 |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魁教授发表了题为《全媒体、国际化、有特色、入主流——广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现状与愿景》的演讲。杨魁说:“全媒体时代已经到来,走向国际化既是广外的目标也是中国的目标,但是广外要走的是有特色的国际化,在新闻学科领域有一席之地,扎稳根基入主流。”此外他还指出新闻学院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同时也提出了新闻学院的愿景和理念,将秉持建设国际化高水平的新闻传播学科发展理念,以打造“国际传播华南重镇”为战略目标,以“全媒体,国际化,有特色,入主流”为指导原则,以“全媒体与国际传播”为学科发展重点,以政媒产学研一体化协同发展为战略举措,力争在未来五到十年实现跨越式发展。
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侯迎忠教授在主题演讲《政府新闻发布效果评估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中,通过对佛山市近两年来新闻发布制度建设、新闻发布实施状况与实施效果等三个方面的总体评估,归纳出其中存在的问题,继而提出未来发展的趋势与建议。他指出:重点在于通过推进机构设置标准化及新闻发言人队伍专职化、倡导新闻发布常态化、规模化、多样化、了解社情民意来增强新闻发布的针对性、明确责任主体,推进突发舆情处置专业化和加强相互理解,完善政媒互动沟通机制,进一步提升以及改进新闻发布工作的质量。
|
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杨魁教授发表了题为《全媒体、国际化、有特色、入主流——广外新闻与传播学院的现状与愿景》的演讲 |
|
侯迎忠教授发表演讲《政府新闻发布效果评估的实证研究——以广东省佛山市为例》 |
|
刘超教授也向与会嘉宾展示了他关于《异域文化认同、民族中心主义与原产地刻板印象对中国居民境外文化产品品质评价及消费意愿的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
最后,侯迎忠在闭幕式上回顾总结了全天进行的十七场主题演讲,并肯定了本次研讨会的效果:“今天的演讲从理论层面到实践层面,从新闻教育到人才培养都给我们带来重要的启发。”
附 参加本次研讨会的部分校外专家学者: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新闻传播学科组成员、教育部新闻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院长张昆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信息传播学院副院长、中国公关学会会长陈先红教授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公共关系战略传播研究所所长范红教授
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广告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中国公关学会副会长姚曦教授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胡百精教授
中山大学传播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张宁教授
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许静教授
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张晋升教授
西安交通大学新闻与新媒体学院院长李明德教授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警察公共关系研究中心主任孙娟教授
中国计量学院副院长蒋楠教授
上海外国语大学杨晨教授
上海师范大学来丰教授
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孙瑞祥教授
河南工业大学尚恒志教授
内蒙古财经大学李雪峰教授
黑龙江大学新闻学院院长郑亚楠教授
兰州大学新闻与转播学院刘晓程教授
浙江大学何春晖教授
海南大学陈小桃教授
华南理工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苏宏元教授
华南师范大学刘兢教授
中国传媒大学赵新利教授
山东管理学院院长滕元良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助理、中国公关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明新教授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王迪教授
广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院长田秋生教授
香港城市大学何舟教授
香港浸会大学麦嘉盈教授、陈怡如教授
香港中文大学黄懿慧教授
台湾艺术大学赖祥蔚教授
台湾TIPRA协会理事长黄玲憶女士
台湾广告公关学会常务监事、TIPRA国际公关协会学术组负责人、世新大学吴秀伦女士
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对外传播》执行主编王眉女士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常务秘书长、《网络舆情》副总编辑单学刚先生
17PR中国公共关系网高工总经理银小冬女士
迪斯传媒助理总裁王兵先生
清华大学出版社责任编辑纪海虹女士
《暨南学报》责任编辑王桃女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