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正如清代诗人袁枚所写,她如一朵平凡而坚韧的苔米花,在村级战疫中,默默地加入了这场全国抗疫阻击战。
叶芝,新闻传播学院新闻系一名普通的大三学生。2019年11月,她通过了党组织的考核与检验,成为了一名预备党员。
寒假之前,她计划在贺州电视台新闻部实习,积累实践经验。她早早投递了简历,顺利通过了面试。但她没想到,实习的第11天,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使她不得不按下计划的快进键——忧心忡忡地提早结束实习。不久,出于对城里疫情的担忧,她随家人一起回到了老家田心村,一住就是一个多月。她的战疫故事也从这里开始。
作为广外代表参与录制中国教育在线官方抖音的叶芝
在村民中辟谣“杀毒”偏方
这是她第一次在村子里住这么长的时间。她不在这里出生,也不在这里成长,一般只是在逢年过节时回来看看。刚回到村里时,她说:“村子里人口单纯,相互知根知底。村子禁止生人车辆进入后,少了在城中的‘人心惶惶’,多了一份安稳踏实。”
不过,她渐渐地在村里听到了一些“杀毒”偏方。她说,“疫情严重那几周,网上有很多防疫的谣言——抽烟杀毒、喝酒杀毒、大蒜水杀毒……显然都是假的东西,但是村里有些人开始有点儿相信了……”
两年半的新闻专业的学习,让她积累了一定的媒介素养与科学素养,她深谙谣言会从互联网蔓延到现实生活中,并带来一些非理性的群体行为,于是她主动承担起了辟谣者的角色,在辟谣的同时,不断地提醒村里人配戴口罩。
贺州市平桂区鹅塘镇田心村
她明白防疫谣言背后隐藏的是对人们对疫情的慌张和焦虑。她说:“从某种程度上说,人们的恐慌与不安全感是导致各种虚假信息传播的土壤。要遏制谣言的传播,就得让人们全面清晰地了解有关疫情最新情况,要消除人们的认知偏差,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恐慌,才能形成遏制谣言的良性循环。”
因此,她没有采用“硬核”辟谣的姿态,而是收集了各种各样的疫情介绍视频和可视化新闻,用更简单易懂的网络资源解释清楚疫情的传播、感染机理,用事实“打脸”谣言。
编译中国青年战疫故事
2月4日中午,叶芝收到了一条志愿者招募的通知。原来是共青团中央国际部微信公众号为了讲中国青年的抗疫故事传播到国际,故而推出了“抗疫中的中国青年”系列英文报道,并正在组建临时英文编辑部。
叶芝编写的公众号
“新闻加英语……这与我大学所学太契合了,我都没想就报了名。”她与其他十三名来自天南海北的大学生们共同组成了“战疫|英文编辑组”,他们彼此并不熟悉,却在独特的背景下拥有了一段独特的线上协作情谊。
她每天浏览抗疫前线新闻,搜集并编译中国青年的抗疫故事。因为学习过英语新闻报道、国际传播等课程,也有一些公众号推文写作经验,叶芝得心应手于编辑部的工作,因而完成速度也比其他同学更快些。
在编译过程中,叶芝记住了许多抗疫青年。最让她感动的是那位年仅20岁的武汉一线护士“梁顺”——还在读大专的他,在得知武汉疫情大爆发后,毅然告别家乡亲人,主动请缨驰援一线。
“在疫情身后,他们是学生,是孩子,是我的同龄人;面对疫情,他们是战士,这样的反差令人心疼;但是他们担当尽责,不惧牺牲的精神,让人感动不已……我想对外讲好他们的故事。”
参加户籍录入防疫志愿工作
叶芝在完成临时英文编辑部的工作之余,还主动加入了村委会的志愿团队,协助村委录入全村两千多人的户籍信息,便于防疫工作的进出人员登记排查。“每一户都要录入这个系统,一个错都不能有。录完第一遍后,我实在是不放心,担心出错,又检查了一遍。”她回忆到。
之后,党支部组织为武汉的抗疫工作捐款,叶芝捐出了自己部分压岁钱。她在身体力行中不断体悟“为人民服务”的含义。采访中,叶芝常说“其实我觉得我没做什么”“时间、空间有限,我做得都是小事”“因为感觉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所以就仔细留意各种各样的机会想多做多一些”。
村委的志愿团队
叶芝分享到:“在服务过程中,自身会产生快乐和成就,会激发帮助更多人的想法和动力,这样会产生一个良心循环,产生心灵和精神上的自我肯定。”
2月4日,贺州市第一批援鄂医疗队赶赴战疫前线,驰援武汉。她看到这条新闻心生感叹:“不仅是贺州加入了援鄂的队伍,全国各省各市纷纷从四面八方支援武汉,成了疫情中最美的逆行者,这是众志成城的力量,同舟共济的情谊。”
练习书法10多年的她研墨备笔,挥毫如雨,写下“同舟共济”四个字。电子版作品参加了“抗击新型肺炎疫情,广外在行动”线上活动。她将纸质版留在了村子的老家,供大家欣赏的同时,也为了纪念2020年初的这场经历。
叶芝的“芝”是爷爷给她取的名字,取自“芝兰玉树,生于庭阶”,比喻高洁的品质。她也一直以此为目标,不断勉励自己。“也许我做不了什么特别大的事情,但是我希望能尽我所能,多做力所能及的小事助力防疫工作,帮助人们的生活早日回到常态。”叶芝说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