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咏仪,新闻学(全媒体国际传播创新班)2001班学生,目前于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曾获评“全球十大新闻学院”)进行交换。在校期间曾获得出国(境)一等奖学金、红色文化诵读大赛一等奖,并多次获得青马班“优秀学员”荣誉称号;连续参加两届新闻与传播学院 “讲好广东故事”新闻调查大赛暨县级融媒体实习建设活动并获得“优秀新闻作品奖”、“优秀调研报告奖”和 “优秀团队奖”;曾任新闻学院第四期青马班班长、院团学实践部干事、校艺术团司仪队队员、团学青年发展部副执行。
曹咏仪生活照
谈校园:克服困难,挑战自我
在大一的时候,刚刚步入校园的曹咏仪被优秀师兄师姐们在香港浸会大学的交换经历所打动,萌生了到香港浸会大学交换的想法。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她努力地提升自己的绩点,同时还积极参加各类社团、实习、竞赛活动等,不断地挑战自己。
大二那年,曹咏仪成功申请到了香港浸会大学的交换名额,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了出国(境)一等奖学金。在那里,她认识了来自不同国家的同学与朋友,感受到了不同地区的文化。香港浸会大学的全英教学模式充满了挑战,但曹咏仪直言“我就是抱着挑战自己的心态来到香港浸会大学的”。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她找到了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在课前进行全面的预习,在课后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在平时多听、多问、多写,这些都是她适应全新教学环境的方式。然而,曹咏仪的“挑战”还不限于此,她自主选择了一些难度较高、需要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的课程,为自己创造了更多的挑战。“我能够感觉得到,付出得越多,收获得也就越多。”对于曹咏仪来说,挑战一词永远是激励她前进的力量,“就像谷爱凌所说,做最好的自己,发挥到极致。”
曹咏仪成为香港浸会大学英文新闻网站
The Young Reporter(TYR)的一名学生记者
曹咏仪(右三)和她的来自世界各地的朋友
谈尝试:不限设想,创造人生
与一上大学就将规划书填得满满当当的同学不同,曹咏仪选择在自己的大学规划书中留下更多空白,她希望通过不断的尝试去一步步将它丰富,“我觉得大学是一个充满可能性的人生阶段,你可以用最低的成本去尝试自己所热爱的每一件事情。”
曹咏仪为广东高校网络媒体展示节的微视频作品进行解说配音
曹咏仪在不断的尝试中创造了一种与众不同的大学生活,她尝试去加入不同的社团、参加各种比赛,去享受不确定性带来的挑战。因为热爱演讲,曹咏仪参加了2021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红色文化朗读大赛、2021年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宪法·讲宪法”等演讲比赛,并屡次取得佳绩,但这些荣誉的背后,是她无数次的尝试与经历。在一次主持人大赛中,曹咏仪并没有获得名次,但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她欣赏到了许多优秀选手的精彩表现,他们过人的语言组织、表达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令她十分佩服,也激励着她进行自我提升。“失败并不可怕,重要的是在失败中收获到的经验。”
曹咏仪(右一)在广外首期“云山先锋班”开班仪式中
作为学生代表朗诵《青春之歌》
谈实习:脚踏实地,勇于创新
曹咏仪连续参加了两届“讲好广东故事”新闻调查大赛,分别前往了汕尾市陆河县和汕头市南澳县进行实习和调研。“我觉得第一次到融媒体更多的是去学习和探索,而第二次是发掘自身更多的可能性。”在南澳县融媒体中心实习调研期间,曹咏仪和团队成员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栏目——潮言潮语,栏目中的视频是由他们自主组织策划、出镜和拍摄制作的,这个栏目下还有潮语小课程、潮语大挑战、潮语小调查等有趣的延伸板块。他们的作品被发布在南澳电视台等当地的官方媒体平台上,其中的一期节目更是发布在学习强国平台上,得到了南澳县宣传部的称赞和当地居民的一致好评。
曹咏仪和团队成员于实习期间在南澳县融媒体中心平台开创了
名为《潮言潮语》的新栏目
在拍摄视频的过程中,曹咏仪本人作为节目记者出镜,但并非所有的当地村民都愿意接受采访并且出镜。寻找合适且愿意配合的采访对象并非易事,曹咏仪只能不断地尝试说服采访对象,缓解对方紧张焦虑的情绪。面对采访者的拒绝,她并不气馁,“只要我们不放弃,多联系采访对象,就一定会有收获。”
曹咏仪参与陆河县融媒体中心各类报道的采写和拍摄工作
在实习调研活动中,曹咏仪与团队成员共同摸索、一起进步,从懵懵懂懂的小白成长为富有经验的实习记者,收获了累累硕果。“实践使得我们在学校学到的新闻传播知识得到了实际应用,也让我们更早地接触到了社会的运作模式,以团队合作的形式去完成各种实务工作。”时间紧迫、任务量大的压力促使曹咏仪不断突破自己,克服重重困难,她的创新、应变、抗压能力因此得到了显著提高,她也越来越接近一名真正的新闻工作者。
曹咏仪(右二)和南澳团队的成员们
“我们的学院提供了很多很好的学习资源和机会,我也从中受益良多。”曹咏仪还鼓励学弟学妹利用好身边的资源和机会,在更大的平台上发光发热。
曹咏仪生活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