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坤瑾

发布时间:2020-07-19

21878

罗坤瑾教授

罗坤瑾,现任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硕导/副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新媒体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新闻史学会应用传播学会常务理事;中山大学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研究中心研究员;广东省重大行政决策咨询专家;广东省社会组织研究中心研究员;校级重点基地“政府传播与国际舆情研究中心”主任;国家社科基金项目评审及鉴定专家;广东省新闻奖、新闻专业职称评审专家。主持并完成国家社科项目2项,结项成果均为良好等级;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40余篇;获省级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一等奖;研究方向:网络舆论、新媒体传播与社会治理、健康传播与情感传播。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

1.2011年国家社科基金西部项目:“网络舆情监控与构建公共信息空间研究”(11XXW006);主持;结项;等级良好;最终成果获省级社科成果奖一等奖;

2.2019年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群体性恐慌度量模型与调适机制研究”(19BXW111);主持;结项;等级良好;阶段性成果获中央有关部门批示;省级广播影视奖一等奖;

教学项目

1. 2019年省级特色专业“网络与新媒体”;主持;

2. 2020年校级教学团队:“网络与新媒体”;主持;

3.2022年校级教学成果奖培育项目:“基于交互式融媒体产品创意与运营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与实践”;主持;

专著

1.《从虚拟幻象到现实图景:网络舆论与公共领域的构建》;独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2013年获贵州省哲学社科优秀成果奖专著类一等奖;2014年获第二届全国新闻学青年优秀成果奖;

2.《贵州省网络舆情发展研究报告》;编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年;

3.《全球化视野下虚假新闻治理策略研究》;独著;人民出版社2017年;

论文

(一)健康传播与情感传播:

1.《战胜恐慌情绪 理性防控疫情》,独著;《光明日报·国家社科基金专刊》(权威报刊)(二类A)CSSCI;2020年2月19日;学习强国平台转载;全国数十家网站转载;

2.《我国公共卫生议题的传播学反思——以2005-2018年疫苗事件为分析样本》,独著;《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二类A)CSSCI;2020年第3期;

3.《中国公共卫生事件研究的学术场域变迁考察——基于CiteSpace知识图谱的可视化分析(2000-2019)》,第一作者;《新闻大学》(二类A)CSSCI;2021年第5期;

4.《从媒介按摩到情感修复:抗疫Vlog的生产实践逻辑》,第一作者;《新闻与传播评论》CSSCI扩展版;2022年第4期;

5.《贵州苗医药品牌的构建与传播》,独著;《贵州民族研究》CSSCI;2009年第4期;

(二)新媒体传播与社会治理

1.《狂欢与规训:社交媒体时代虚假新闻传播与治理研究》,独著;《现代传播》(二类A)CSSCI;2019年第2期;多家公众号转发;

2.《事实核查:社交媒体虚假新闻治理研究》,第一作者;《中国编辑》CSSCI;2020年第8期;被《社会科学文摘》2020年第10期全文转载2021年获广东省广播影视奖论文组一等奖

3.《全媒体与社会治理的创新探索》,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权威报刊);2020年11月11日;

4.《中国脱贫攻坚故事的对外话语策略》,第一作者;《对外传播》国家级;2020年第12期;

5.《SSCI传播学期刊对中国议题的焦点呈现——基于2008-2018年的数据分析》,第一作者;《当代传播》(二类B)CSSCI;2021年第1期;

6.《技术迭代下主流媒体与城市治理创新——以惠州报业传媒集团全媒体实践为研究个案》,第一作者;《新闻战线》(业界权威);2021年第5期;

7.《以体育为媒介助力国家形象建构》,独著;《中国社会科学报·人文岭南4》(权威报刊);2021年9月29日;

8.《国际性共同媒介仪式:体育精神与国家形象的建构》,第一作者;《现代传播》(二类A)CSSCI;2022年第1期;被《新华文摘》(权威)2022年第12论点摘编;

9.《社区感:社区组织的新媒体形式与关系连接——基于慈善组织义工微信群的研究》,第一作者;《学术研究》(二类A)CSSCI;2022年第3期;被《社会科学文摘》2022年第4期全文转载

10.《网络内容生态的治理缘起、逻辑与路径选择》,第一作者;《中国编辑》CSSCI;2022年第4期;被《新华文摘》(权威)2022年第16期全文转载

11.《环境风险议题的媒体框架分析——以“云南怒江建坝”报道为例》,第一作者;《新闻界》CSSCI;2011年第8期;

12.《框架理论下“贵州屯堡”的媒介呈现》,第一作者;《新闻界》CSSCI;2012年第5期;

13.《框架理论下“少数民族”的媒介呈现》,独著;《当代传播》(二类B)CSSCI;2012年第5期;

(三)网络舆论:

1.《网络舆论与中国公共领域的构建》,独著;《学术论坛》CSSCI;2010年第5期;

2.《网络民族主义的民族学解读》,独著;《广西民族研究》CSSCI;2010年第4期;

3.《控制论视域下的网络舆论传播》,独著;《学术论坛》CSSCI;2011年第5期;

4.《网络舆论的另类表达:狂欢与颠覆》,独著;《新闻爱好者》CSSCI扩展版,2011年第14期;

5.《重构媒介生态环境良性化的途径》,独著;《学术论坛》CSSCI;2012年第3期;被《新华文摘》(权威)2012年第15论点摘编

6.《网络舆情监控与构建公共信息空间研究》,独著;《当代传播》(二类B)CSSCI;2012年第6期;

7.《2002-2012年我国网民媒介素养研究综述》,第一作者;《编辑之友》CSSCI;2012年第12期;

8.《网络使用与大学生政治素养的实证研究——以贵州六所高校为例》,独著;《新闻界》CSSCI;2012年第13期;

9.《微博公共事件与社会情绪共振研究文献综述》,独著;《学术论坛》CSSCI;2013年第10期;

10.《媒体监督与司法独立——浅析当前我国法制新闻报道中的问题》,独著;《贵州民族学院学报(哲社版)》省级;2004年第1期;

(四)新媒体传播与媒介文化

1.《新媒介使用中的偶像崇拜研究——以人气组合TFBOYS崇拜群体为研究样本的考察》,独著;《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二类A)CSSCI;2020年第2期;

2.《从传播人类学视角看民族文化品牌的塑造——以贵州为例》,独著;《广西民族研究》CSSCI;2012年第2期;

3.《对精英文化大众化的解读——以<百家讲坛>为例》,独著;《新闻爱好者》CSSCI扩展版;2010年第16期;

4.《爱悦与规训:女性身体的媒介呈现》,独著;《东南传播》省级;2012年第7期;

5.《从传播人类学视角看非物质文化遗产产品塑造——以<利悠热谐谐>为例》,独著;《贵州师范学院学报》省级;2015年第10期;

6.《“立德树人”教育观的理论渊源与现实意义》,第一作者;《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省级;2021年第9期;

7.《社会转型期媒体中的男性形象探析》;独著;《中国女性主义》国家级;2009年10月。

下一篇: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