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值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建院20周年之际,“云山围炉”系列学术对话论坛首讲在大学城校区博学楼B205的“智憩坊”研休空间正式启幕。对谈以“智能时代:混合研究方法的可能”为主题,学院教师曹钺、陈鹏、龚婉祺、姬广绪、乔飞、王天娇“围炉”畅谈,共同探讨智能技术对研究方法的影响。20余名研究生参加了论坛。

论坛现场
机关党委组织员、五级职员(主持新闻与传播学院党委工作)商杰强在致辞中表示,“智憩坊”研休空间正式揭牌启用,该空间旨在为师生打造一个“思维碰撞与身心休憩”的双重栖息地,助力学术深耕与灵感迸发。此次学术论坛是在我院研休空间举办的首场活动,希望以后有更多教师参与,为学院的科研创新工作注入持续动能。
论坛中,几位老师围绕智能时代给研究方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展开探索与反思。他们就量化与质化研究如何有效融合,AI搜集实证材料如何与研究者经验互补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与会教师结合自身研究和发表经历与在场师生分享经验。学院教师及研究生同学积极参与互动提问,现场气氛热烈。
“云山围炉”取广外白云山校区和大学城校区所在地“白云山”、“小谷围”入名,旨在以对话论坛的方式为学者们提供一个交流对话、思想碰撞的平台。通过邀请不同学科,不同研究视角的学者展开圆桌讨论,论坛旨在增进跨学科沟通,探索新闻与传播研究的新路径。
首场“云山围炉”学术对话论坛顺利举行,不仅展示了我院教师的学术活力,也为研究者间搭建起一个交流探讨,赋能学院科研创新的平台。未来,学院将依托研休空间,定期组织各类学术沙龙、名师讲座、跨学科论坛以及研究生学术工作坊等活动,使其真正成为服务师生成长、促进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新阵地,为学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注入新的活力。

第一期“云山围炉”学术对话论坛海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