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12月,根据学校党委的安排,胡文涛来到了刚建立不久的新闻与传播学院,正式担任党委书记一职。接下来的三年里,他一直从事新闻学院的党建以及外事工作。如今,身为校党委宣传部的部长的他,回忆起在新闻学院的三年工作经历,感慨道:“那三年非常愉快,我们创造了很多业绩,学校对我们的工作也很肯定,我觉得那三年是值得怀念与珍惜的美好时光。”
胡文涛本人
党建工作——凝人心,树方向
作为学院的党委书记,党建与思政工作是胡文涛工作的核心部分。他强调:“党建工作首先要能够提供思想政治保障,同时有利于人心建构与凝聚力的增强。”当时,有老师生病、生小孩等,党组织、工会都会及时关心老师,给他们送去温暖,“思想工作要做实、做细,让老师们感觉到党的工作是有生命力、有必要、有成效的。”胡文涛回忆,当时除了在校内做好学院教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外,还开展了许多“接地气”的校外活动,比如组织老师们到湛江海军基地开展“海洋强国”主题教育,到韶关梅岭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到肇庆四会贞山街与城乡基层党组织开展一帮一的互助活动、组织党员到农村走访贫困家庭等。
谈到党建活动的创新,胡文涛自豪地说:“当时我们就琢磨应该怎么创新,才能既让老师们参与,又能够真正理解这个活动的意义,而不是为了活动而活动。于是我们就针对学院老师们的特点,创设了新闻学院的红色经典朗诵会。这个活动后来也传承得很好,并且成为了学校的品牌党建活动。” 此外,学生活动也是党建的一个重要板块。而让他记忆最深刻的学生工作就是当年新闻学院成立的辩论队。在辩论队成立后,学院的老师给予了非常大的支持,像郭光华院长、於贤德老师等都会直接去指导学生。在2009年,我院的辩论队更是获得了“广外廉政杯辩论大赛”的冠军,这让其他学院都对我们刮目相看。胡文涛总结道:“这个就说明老师们要重视发掘学生的潜力,努力使我们的活动能够走向精品,建立我们新闻学院的自信心。”
“文产班”与实习基地建设——不得不提的插曲
在2008年5月份,由广东省委组织部委托给广外、广外委托给新闻学院承办的“广东省首届文化产业培训班”是新闻学院成立以来所承担的最大的一次培训任务。作为该班班主任的胡文涛表示:“这个班对我们新闻学院来讲既是一种机会,也是一种挑战。”虽然缺乏经验,但通过大家的不懈努力,我们还是做出了较成功的策划:不仅请来了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司长和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中国传媒大学等高校著名学者来授课,而且还结合学院的广告与宣传意识专门给所有的资料设计了logo,并安排了一些外出参观交流活动。通过这个培训班,参与的学员们都感觉学有所获,同时也对新闻学院产生了很好的感情,这为之后学院的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后来我们利用当时办文产班的人脉资源,拓展了新闻学院在珠三角地区地级市的媒介机构的影响,随后我们就在佛山市、中山市、惠州市、肇庆市、湛江市、汕头市分别开展了合作建立实习基地的调研和一系列访问。”胡文涛表示,建立这些实习基地,一方面锻炼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也给学院的就业带来了机遇。他笑称,当年所采取的方式与过去“农村包围城市”的方式大同小异:“我们当年提出,实习基地首先要建构在珠三角周边的城市。先围一个‘大圈’,然后再慢慢往中间城市集中,不要一开始都盯着中心城市,因为与中心城市知名媒体合作很难深入,全中国的高校都想去。‘唐僧肉’大家都想抢,我们作为年轻的新闻学院要想分一小块很难,所以要把眼光往下看。”如今,新闻学院已拥有十几个实习基地。而这些基地,很大一部分都建立在那三年里。
国际交流项目——浓墨重彩的一笔
在新闻学院工作期间,胡文涛还负责分管学院的外事工作。“在这个三年我们有一个比较好的成绩就是跟美国西弗吉利亚大学新闻学院的交流项目。” 他介绍道,学院每年都会选拔两个学生到西弗吉利亚新闻学院学习一年。这个项目的好处就是让广外学子能真正选到一所在美国有影响力的新闻学院,到那里学习世界上最前沿的新闻传播理论、新闻传播案例以及技术层面的操作,拓展国际视野,这对后续的专业发展很有帮助。值得一提的是,每年西弗吉利亚大学也会派老师带领学生到广外来授课。“这样我们就做到真正的互动了,因为任何交流形式都不能是单向的,这样是不能持久的,所以我觉得我们跟西方的合作一定要建立在相互性的基础上。”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我院还开拓了与美国密苏里大学、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以及台湾义守大学的交流项目。“可以说这一阶段的交流项目为学院对外学术交流合作与国际影响力的拓展打下较好的基础。”胡文涛说。
“人走,茶不凉”
回忆起那三年在新闻学院拼搏奋斗的点点滴滴,胡文涛仍历历在目:“新闻学院是一个福地,幸福的福。可谓拼搏三载,受益终身。我在新闻学院跟大家一起战斗,让新闻学院在它那个阶段做出了它应该的业绩,我为此感到欣慰。尽管离开新闻学院四年多了,但是见到自己以前的同事和学生、听到他们叫我‘胡书记’的时候,我仿佛又回到了在新闻学院战斗的时光,我觉得跟大家的感情的线是没有断的。”
如今,胡文涛还会被邀请去参与新闻学院的一些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虽然我个人的组织关系已不在新闻学院,但是我的感情、我的学术仍然保持跟新闻学院的高度互动,这也是我自己觉得很庆幸的。不是说人走就茶凉了,但新闻学院的茶还是很热的,我自己有空也会去喝一喝,希望这杯茶能够更香浓,更能够让离开新闻学院的人感觉这里也是自己的一个温暖的家。”
寄语:
“我们要培养一流的国际传播人才,以此来建构广外新闻学院在全国新闻教育高地的一席之位。”
——胡文涛